NEWS
编者按: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作支撑才够“国际范儿”;文化产业大繁荣,做好版权保护才能“玩儿得转”……如今,知识产权已渗透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成了老百姓的“心头事儿”。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谈论起知识产权与国计民生的种种情缘。全国两会开幕伊始,本报特派记者特别为广大读者直播全国两会上的知识产权好声音。
法治中国 立法修法 体系更加完善
事件: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步伐明显加快。仅从知识产权领域来看,专利法(第四次修订草案)和《职务发明条例》(草案)已由国务院法制办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利代理条例》修订的立法进程也在继续推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必将在“法治中国”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观点:
从2014年开始,专利法的第四次全面修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优化创新环境,鼓励创造和创新,充分发挥知识创新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参加过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利法执法检查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年深切体会到,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姚建年向记者坦言,他在参加执法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企业都存在着在专利维权过程中遇到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效果差的情况,专利诉讼也面临“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等尴尬局面。“下一步,我们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姚建年说。
“诉讼裁判标准不统一、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难、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举证难,这些确实是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一直关注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陶凯元建议,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应该研究设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高级法院,作为全国涉及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案件的上诉管辖法院,有效统一知识产权诉讼裁判标准,提高审判效率。陶凯元还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制定相关法律,借鉴国外经验,在立法层面建立知识产权诉讼证据开示制度。
实际上,在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中,当司法保护遇到上述难题时,行政执法高效、便捷的优势便自然显露出来。“近年来,我国专利行政执法体制不断完善,执法效率逐步提高,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说,随着电子商务和新技术的发展,专利领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出现,很多创新型企业呼吁在改进司法保护的同时,建立多元的官网入口机制,特别是充分发挥专利行政执法的作用,降低专利权人的维权成本,有效制止专利侵权行为。为此,何志敏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联合多位代表向大会提交一份有关加快专利法修改的议案,期待加快专利法修改进程,通过专利法修改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机制和能力建设,从而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认为要从数量型转向数量与质量并举,更加注重质量,要从鼓励创造为主转向鼓励创造和运用并举,更加注重运用。从注重保护有形知识产权向有形知识产权和无形知识产权保护并举,从适度保护到严格保护。”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表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30多年来,正在通过不断修改完善,提高专利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官网入口、促进专利运用,真正发挥其鼓励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创新创业 热潮澎湃 根植创新沃土
事件: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我国小微企业完成了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对知识产权高度依赖。如何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有效激发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切实保护好创新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备受代表委员关注。
观点: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原动力,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胡衡华认为,科学运用好知识产权的激励、导向和保障作用,才能使创新真正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转型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为此,必须厚植知识产权文化,加快发展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必须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促进知识产权与投资、贸易、科技、金融、文化等高度融合。”胡衡华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副会长张抗抗也一直关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如果国家相关部门能更好保护创新成果,大众创业、大众创新才会有后续的推动力和潜力,否则人人都在创业,人人却又都在使用他人的产品。”张抗抗表示,我国当前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个很好的开始,但是在提倡创新创业的同时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成果的保护,要用法律去保护创新成果,否则侵权行为就会越来越多。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轮值总裁周云杰对此也深有感触。结合海尔集团向“制造创客”进行战略转型的思考和实践,周云杰也分享了他对创新创业过程中知识产权作用的思考。“海尔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制造创客。”周云杰说,“海尔集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将企业由传统的管控组织塑造成新型的创业平台,让员工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即‘创客’,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为用户创造价值。不仅如此,企业外部有意向创业的人也可以成为‘创客’,在海尔的‘创客公地’上以小微公司的形式自主创新。”在周云杰看来,这一系列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就是知识产权。
应该说,近年来,代表委员们围绕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创业方面的建言献策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了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其中,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提出支持服务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也强调,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活力之源,也是转型升级之道,更是当前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所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中,更要通过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力度,优化市场竞争环境,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催生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让创新创业根植知识产权沃土。
文创产业 交互融合 凸显版权价值
事件:
当前,世界范围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持续不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作用和价值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发展态势。而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新挑战,也成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
观点: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者而言,作为内容产业,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版权,他们有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我们相信音乐、文学和动漫的版权会变得越来越正规,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这个领域的创业创新还需要相应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保驾护航。”马化腾透露,今年的全国两会,他再次带来了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建议,呼吁为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论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全国政协委员、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有着切身的感触。主营艺术产品数字资产管理的雅昌集团首创的“传统印刷+现代IT技术+文化艺术”的经营模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知识产权为经营工作提供保驾护航。早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万捷就提交了两份题为《规范网络拍卖发展,保护艺术品版权,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提案》和《关于加强书画艺术品版权保护的提案》。“我国版权保护面临盗版取证困难、维权投入产出比低、版权相关法律待完善,权利人、企业及消费者版权意识差等问题困扰,且网络数字技术对版权保护带来了极大挑战。互联网的版权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制约版权保护的突出问题,云存储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网络社交工具等都给互联网版权保护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完善利用现有法律体系和技术手段解决新技术带来的版权保护难题是目前版权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万捷建议,版权保护工作需要每年在一段时间内动员社会各界资源,通过多种形式打击盗版,整治版权保护环境,逐步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法律与自律机制。
而与万捷的情况相似,作为一名与文化产品打了多年交道的企业老总,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谈起文化产业发展总是满怀激情。“当前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阶段,需要用法律来保障它们沿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持续快速发展。”龚曙光表示,加快文化立法进程是文化发展的刚性需求。“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既要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产生巨大的社会财富,又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因此,对于文化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的社会责任要以法律形式来规范。尤其是存在出版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版权代理制度不完善、行业标准不统一、版权合同跟不上时代发展等问题,有待文化产品促进法等文化立法重点项目尽快出台实施。”龚曙光说。
文创产业的网络化发展,既带来了产业的持续繁荣,也使得我国在网络著作权侵权执法、重点网站版权监管、版权保护合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逐步反映出来。新的商业模式引起利益格局变化、新技术为规模化和重复侵权带来的便利等均给新时期文创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支持、引导发展互联网版权经济,已成为文创产业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
自主品牌 竞争加剧 期待弯道超车
事件:
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家用电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国内网购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网购大军”开始纷纷试水“海淘”,从国外购买日常用品。然而,在诸多世界知名品牌排行榜中,却鲜有中国自主品牌入围。日前,在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发布的世界品牌百强中,我国只有华为、联想两个企业入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今,全球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如何发展我国自主品牌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观点:
自“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就持续关注着自主品牌建设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旺盛,有效供给难以满足高端需求问题日益突出,近些年来中国游客出国抢购国外品牌商品的现象正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宗庆后说,针对这一情况,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他计划提交一份关于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建议。宗庆后认为,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应把培育中国品牌、扩大中国品牌知名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支持和引导更多中国品牌企业走出去,输出优势产能,扩大中国品牌影响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确立强有力的政策导向,鼓励品牌发展与创新驱动深度融合,特别是要通过修订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对知名民族品牌的保护力度。
“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也认为,我国之所以缺少国际知名品牌,一是由于我国的品牌建设、品牌发展、品牌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另外,各国的品牌价值评价主要基于有形资产一个指标,不分产业、不分行业,只是“大排队”。而且各国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不一致,缺少统一的国际标准规范,不完整也不科学。对此,刘平均建议,我国应将品牌战略列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规划,将品牌发展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而在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眼中,就自主品牌发展而言,2016年可谓是挑战与机会并存的一年。“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正式开启之年,中国实业的转型成败将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李东生说,作为中国实业代表的TCL集团,也将在2016年紧盯目标,转型突破,昂首国际化。
“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动品牌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志雄表示。王志雄举例说,比如在政策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价值的品牌,应该享受各级政府鼓励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产业政策;在服务方面,建立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市场化的品牌服务体系,完善品牌评估的质量标准体系,探索建立社会主办、行业自律、市场验证、政府监督的品牌评估机制。
可以说,品牌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在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国知名品牌数量与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不相称,展望未来,品牌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知识产权报 记者 王宇 冯飞)